艳阳高照,微风拂面
领军回师太原的路上,刘青一脸的春风拂面
这种经历数场血战,功成而返的感觉,让他的心情,舒畅到了极点
刘青斜腰拉胯的赖在马背上,掰着手里的花生壳,身体随着马步的节奏摇晃着,好不自在!
……
“你说说你啊,也这么大的人了,你就不能有点大局观,”
“人家李御再不对,那也是一军主将,你平时能不能跟人家客气点儿”
“人家还是你那偶像的干儿子呢!”
刘青将一粒花生扔进嘴里,嘴里唠唠叨叨的,“教育”着身边的苏锐
苏锐听到这一脸的不服不忿!
斜眼看向那自在的跟个地主老财似的刘青,心中好一阵腹诽暗骂:
“我呸!就你?还有脸说我??”
看见刘青这副欠揍的神情,苏锐丝毫不惯着:
“你好……你别说他李御了,咱全军上下,有你能正眼看一眼的人么!”
苏锐这暴脾气,如果不是知道这刘青当初救过自己的偶像一命,被这么调戏,估计这会儿马槊已经抡过去了
手上不计较,不代表嘴上没有抵触,被刘青调戏了两句的苏锐丝毫不留情面的怼了回去
心说这货可比自己狂多了,哪来的脸教育自己
苏锐越想越气,气的鼻子都歪了,
不仅是苏锐,连苏锐胯下的飓风,都觉得刘青过于不要脸,明显听到刘青的话之后,连喘息的鼻息都加重了
“有啊,咋没有……”
刘青被怒怼,也不恼怒,继续饶有兴致的和苏锐逗着闷子
“你就说那贺烽……”
“说心里话,我没服过那个,单单就这个贺烽……”
“你说他那眼力耳力是咋练的呢”
“我自认为耳力和眼里已经可以了,没想到在他面前,小巫见大巫了……”
苏锐闻言一怔,心中一阵好笑,这刘青平日里见谁都是一副装的二五八万的样子没想到还有让他看得上眼的人……
“这倒是!……哈哈哈……”
两人在这一话题上找到了共同语言,说着说着,不由自主的就笑了起来
两人开怀大笑,氛围好不恰当
苏锐回想起在贺烽身边的日子,格外怀念
贺烽对周遭战场环境的理解和判断,他是领教过的,
战场上不论是两军对垒,还是运动歼敌,对于骑兵来讲,入场的时机永远是最重要的
同样是骑兵作战,有了贺烽给的及时运动信息,就能让骑兵冲杀的更为得心应手,
骑兵不像步兵那般从容,可以稳扎稳打,时机不对还能原地固守
而没有机动力的骑兵,就像没根的浮草,没着没落
而马匹的体力又非常有限,经不住长时间的战场拉扯
一直机动着的骑兵,如果没有及时发起冲击,又很容易因为马匹体力耗尽而失去最佳的战机
失去马匹巅峰体力的骑兵,就如同断了牙的老虎,战斗力大打折扣不说,入阵后能否全身而退都是问题
想要让骑兵发挥出最大的威力,
就得让骑兵,在体力最佳的窗口期,出现在敌人最薄弱的软肋处,一击毙命!
而每一次混乱的战场上,贺烽都能恰如其分的给他安排最合适的冲锋时机,这是他在来到镇朔军之前不曾有过的体验
在认识贺烽以前,战场上这样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
而在贺烽身边时,这种冲锋的天赐良机,几乎是每一次冲锋机会的标配,这叫苏锐这种好亲率精骑冲阵的武夫怎么可能不神往
每每想到这,苏锐就十分怀念在贺烽身边的日子,
贺烽那一双战场上的风尘巨眼,是可以有效把骑兵的威力,硬抬上几个台阶的利器
刘青对贺烽的眼力钦佩,他是极为认同的
……
两人有说有笑的往前走着,还没走出十里,刘青麾下的斥候慌张的从前路赶回禀报:
“将军!前方平阳城正在交战,被不明来路的一支金军围攻!”
“看样子,已经快要打下了……”
……
两个人顿时被眼前的军情惊的傻了眼
刘青看向身边的苏锐
两人均是震惊的对视一眼,不敢大意
“结阵!”
苏锐一声令下,身后精骑开始由行进的一字长蛇阵,向锥形阵集结
“粮车押后,步卒向前,”
随着刘青一声令下,整支队伍开始迅速忙碌起来,不多时,方圆阵转瞬即成!
……
这平阳城是横在太原至京兆府运粮线的必经之地,若是丢了,京兆府的粮食想要运到太原就得绕出去十万八千里
刘青想到这,心中一阵懊恼:
“他娘的,咱来的时候还好好的……”
“回不去了……”
刘青骂骂咧咧的开始安排军阵集结
苏锐指挥本部骑兵,开始向侧翼运动,与本阵拉开视角,方便接敌后的机动
刘青见本阵步兵与骑兵的阵势已经拉开,朝苏锐使了个眼色,后者心领神会,一同催马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