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从地下会议室的通风口斜切进来,落在桌角那叠纸页上。沈悦递给罗铮的纸条已经揉成一团,被他握在掌心,指节微微泛白。
会议结束了,众人陆续离开。方晴最后一个起身,动作轻快却带着几分迟疑。她走到门口时顿了下,回头看了眼罗铮,欲言又止。
“有事?”罗铮问。
“我想……我或许能帮上忙。”她语气认真了些,“我做记者这些年,接触过不少内部资料,也有些信源。”
花叶萱站在门边没走,听到这话皱眉:“你打算怎么查?靠写新闻稿?”
“不是。”方晴摇头,“是通过合法渠道调查那些公司的背景、资金流向、政府批文之类的。这些东西看似公开,但背后往往藏着猫腻。”
楚瑶没说话,只是冷冷地看着她。夏岚坐在一旁,端起水杯抿了一口,眼神里透着一丝审视。
罗铮沉默几秒,开口:“你去做吧。但记住,不能私自曝光任何内容,也不能和别人提起这件事。”
方晴点头,转身离开。她经过门口时,悄悄将一张便签塞进笔记本夹层,手指轻轻按了按封面,像是确认它不会掉落。
门外天色尚早,街边早餐铺刚升起炊烟。她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方晴的动作很快。
第二天上午,她就出现在一家本地报社的档案室里。这是一间堆满旧报纸和电子硬盘的小房间,空气中飘着陈年油墨的味道。
她调出某国卫生部门近三年的审批记录,开始逐条比对三家跨国医药公司提交的项目申请。起初一切正常,直到她点开一份名为《新型病毒载体研究》的备案文件。
页面加载到一半突然卡住,接着屏幕闪烁几下,跳转到了一个空白页面。与此同时,她的电脑风扇高速运转起来,温度迅速升高。
她立刻拔掉网线,关闭浏览器,心跳加快。
这不是普通的数据屏蔽,而是某种自动追踪程序。
她没有再尝试访问,而是拿出随身携带的u盘,把之前的搜索记录复制进去,然后关灯锁门离开。
回到家后,她联系了一位老同事——现在专门做网络安全方面的工作。
深夜十一点,匿名聊天窗口弹出一条消息:
“你要查的东西不简单,有人在监控这些关键词。建议你换个方式查。”
她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回复道:“还能怎么查?”
对方回得很快:
“暗网。不过要小心,那边不只是黑客。”
她咬了咬牙,打开tor浏览器,输入几个加密网址。十几分钟后,她在某个数据交易区找到了一份压缩包,里面包含三家公司在过去五年内的部分内部邮件往来。
她下载下来,连夜整理。
凌晨三点,她终于从中找出一条关键线索:一封由某国前卫生部长发给其中一家药企ceo的邮件,内容提到一项代号为“project ckstone phase ii”的计划,并附带了一份预算表。
她看着那个熟悉的词组,背脊一阵发凉。
第二天中午,方晴来到城西一家旧书店。这里偏僻,人少,适合交接敏感信息。
她将那份整理好的文件放在一本厚书里,封皮内侧用铅笔画了一个图案——一朵形状奇特的花,花瓣边缘呈放射状排列,像黑曜石的纹路。
她把书放在收银台前,对老板说:“帮我留一下,等会儿有人来取。”
说完,她走出书店,在街对面找了个咖啡馆坐下,点了杯美式。
两个小时后,她看到罗铮走进店里。他穿着一件灰色风衣,神色平静,手里拎着一个黑色帆布袋。
几分钟后,他拿着那本书出来,脚步未停,径直走向地铁站方向。
方晴松了口气,正准备离开,忽然发现窗外有个穿黑夹克的男人在朝书店张望。她心头一紧,迅速低头,假装看手机。
那人没停留太久,扫了几眼就走了。
但她知道,自己可能已经被盯上了。
罗铮回到临时落脚点后,第一时间翻开了那本书。当他看到封皮内侧那个图案时,神情微变。
这个图案,他在病毒样本的标签上见过。
他拿起手机,拨通方晴的号码。
电话响了两声就被接起。
“你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他问。
“我在一份邮件里找到‘phase ii’的详细计划。”方晴压低声音,“他们已经在筹备第二阶段实验了,而且涉及多个国家。”
罗铮沉默片刻:“你还发现了什么?”
“还有……那个图案。”她顿了顿,“你觉得它代表什么?”
罗铮没有回答,只是低声说:“别再单独行动了,接下来的事,我来处理。”
电话那头传来轻微的呼吸声,像是犹豫,又像是不舍。
“好。”她最终应了一声,挂断电话。
罗铮合上书,目光落在那个图案上,眉头越皱越紧。
他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敌人,也许就在他们身边。
此刻,窗外的阳光透过窗帘缝隙洒进来,照在桌角那本旧书上,黑曜石般的花纹在光影中若隐若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