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沉沉,罗铮刚挂断国际组织的加密通讯,正准备回房间稍作休息,手机突然震动。是花叶萱的信息:“基地有人突发急症,情况不妙,速来。”
他眉头一皱,抓起随身药包就往外走,脚步沉稳却不拖沓。夜风穿过基地外围的铁丝网,在耳边呼啸,他眯起眼,加快了步伐。
医疗帐篷设在基地中央,平时用于轻伤处理和基础体检,此刻却灯火通明,几名队员围在一张行军床旁,神情紧张。床上躺着的是基地的战术支援员小赵,脸色发青,嘴唇发紫,呼吸急促,额头上布满冷汗。
“怎么回事?”罗铮快步上前,一边蹲下查看,一边询问站在床边的队长。
“半小时前他突然胸口闷痛,接着就喘不上气,我们试过给他吸氧,但没用。”队长声音有些发颤,“基地的医生说可能是心脏问题,但设备不够,没法确诊。”
罗铮没说话,手指已经搭上了小赵的脉门。脉象浮而数,跳动紊乱,气血运行不畅,明显不是器质性病变。他迅速扫了一眼小赵的舌苔,舌紫暗,舌下静脉瘀紫,再结合他近期高强度训练、饮食不规律、情绪紧绷的情况,心中已有判断。
“气血瘀滞,导致心脉不畅,引发脏腑失调。”他一边说,一边从药包里取出银针盒,打开后迅速选出几根细如发丝的银针。
“你是说……中医能救他?”队长半信半疑。
“不是救,是现在就该处理。”罗铮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如果不及时疏通经络,脏腑功能将进一步衰竭。”
他将银针在酒精灯上轻轻一燎,迅速刺入膻中穴。小赵的身体猛地一颤,呼吸随之加深,但依旧急促。罗铮没有停顿,继续针刺神阙、内关、太冲等穴位,每一针都精准无误,针尖入皮时几乎无声。
帐篷外传来脚步声,花叶萱和楚瑶也赶到了。楚瑶一眼看到床上的小赵,立刻走到罗铮身边:“需要我做什么?”
“帮我煎一副汤药。”罗铮一边调整针的角度,一边快速报出药方,“丹参、川芎、红花、黄芪、当归、甘草,煎二十分钟,温服。”
楚瑶点头,立刻转身去准备。花叶萱则站在一旁,目光紧锁罗铮的动作,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曾在警队见过不少急诊处理,但像这样仅靠几根银针就让病人呼吸逐渐平稳的情况,还是头一次见到。
五分钟后,小赵的呼吸终于稳定下来,脸色也恢复了些许血色。帐篷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屏住呼吸,看着罗铮将最后一根银针拔出,轻轻拍了拍小赵的肩膀。
“醒了。”罗铮说。
小赵缓缓睁开眼,眼神还有些涣散,嘴唇动了动,声音微弱:“我……怎么了?”
“你气血不畅,刚才发作得厉害。”罗铮将水杯递过去,“喝点水,休息一下。”
小赵喝了几口水,意识逐渐恢复,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惊魂未定的表情。
“多亏你了。”队长拍了拍罗铮的肩,语气里带着几分敬佩,“我们这些硬汉,平时只信枪和拳头,今天才知道,中医也能救命。”
罗铮摇头:“不是中医厉害,是你们太忽视身体了。”
帐篷里气氛轻松了些,几名队员互相交换了眼神,眼神中多了一分信服。他们原本对罗铮的加入还有些质疑,觉得他不过是个医生,不是战斗人员。可现在,没人再怀疑他的能力。
楚瑶端着药碗进来,将汤药递给罗铮。他接过,扶起小赵,让他慢慢喝下。
“这药是活血化瘀、补气养心的,连服三剂,再配合休息,应该就能恢复。”罗铮将空碗放在桌上,看向队长,“接下来三天,他不能参与高强度训练。”
“没问题。”队长点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花叶萱走到罗铮身边,低声说:“刚才你救人的时候,我忽然想到,如果行动中遇到类似情况,你也能第一时间处理。”
罗铮点头:“战场上的急救,和医院里的治疗不一样,必须快、准、稳。”
“那你现在能休息一会儿吗?”她问。
罗铮看了眼帐篷外的天色,月光已经偏斜,夜风渐凉。他摇摇头:“还有几个队员需要做术前检查,我得过去看看。”
花叶萱没再劝,只是默默跟在他身后。
走出帐篷,基地的夜色依旧静谧,远处的探照灯缓缓扫过围墙,投下一道道光影。罗铮脚步稳健,眼神坚定,仿佛刚才那场生死一线的抢救只是日常的一部分。
他不是医生,也不是特种兵,他是两者结合的战士。在这场即将展开的行动中,他不仅要靠枪和拳头,更要靠这双能救人的手。
帐篷外,一名队员递来一份文件:“这是国际组织刚发来的行动调整方案,需要你签字确认。”
罗铮接过,翻了几页,目光在关键信息上停留片刻,然后在末尾签下名字。
“明天早上六点,全体集合。”他对周围的队员说,“行动正式开始。”
夜风拂过,吹动他衣角,也吹散了基地中最后一丝不安的气氛。所有人都知道,这一战,他们将并肩而行。
而罗铮,也再次用他的医术,赢得了他们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