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在云层中平稳飞行,机舱灯光调至最低,昏黄的光晕笼罩着座椅间的狭窄通道。罗铮靠在窗边,闭着眼睛,呼吸节奏均匀,但眉头始终没有完全舒展。
夏岚坐在他身旁,正在翻看一份加密文件,偶尔抬头看他一眼。她注意到他的右手搭在左臂内侧,指节微微用力,像是在按压某个看不见的点。
“你又在做什么?”她低声问。
罗铮睁开眼,看了她一眼,没有解释,只是从外套内袋里抽出一个黑色小布包,轻轻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排列着十几根银针,长短不一,针尖泛着冷光。
“调理气血。”他说,语气平静,“长时间高强度行动,身体会吃不消。”
夏岚没再说话,看着他将一根细长的银针轻轻抵在左手手腕下方,稍作停顿,然后以极快的速度刺入皮肤。几乎没有任何痛感,只有一股轻微的麻意顺着经络蔓延开来。
她下意识地屏住呼吸。
“这是……‘九转回春针’?”她记得这个名字,是他在一次任务后无意间提起的。
罗铮点头,另一只手已经取出第二根银针,准确无误地落在另一处穴位上。
“你以前也这样练?”
“特种兵和医者,都要先修己。”他说完这句话,目光扫过对面几名队员,他们正靠在座位上打盹,神情疲惫。
他收起针具,站起身,活动了一下肩膀,肌肉线条在灯光下绷紧又放松。随后,他走到前排,敲了敲其中一名队员的椅背。
“醒一下。”
那人猛地睁眼,还带着困意:“到哪了?”
“还有两个小时。”罗铮在他面前坐下,“我教你们几个基础调息法,能缓解疲劳,保持清醒。”
队员们陆续醒来,围了过来。
“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整体内气血运行节奏。”罗铮一边说,一边示范,“比如这个‘合谷穴’,在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凹陷处,用力按压可以提神醒脑。”
他让一名队员伸出一只手,用指尖点在正确位置上。
“用力压下去,持续十秒,再松开,重复三次。”
那名队员照做,几秒后皱眉道:“真的有点精神了。”
“这只是最简单的。”罗铮收回手,“接下来我要教的是基础针灸操作,虽然不能治病救人,但能在关键时刻帮你撑过去。”
他取出三根银针,分发给三人。
“记住,针要直入,动作要快,不能犹豫。进针的角度、深浅都有讲究,错了反而伤身。”
他开始逐一指导,指出错误动作,纠正手法。有人误触了错误穴位,立刻感到一阵眩晕,连忙停下。
“慢慢来。”罗铮伸手扶住那人肩膀,“别急,这种东西不是一天就能掌握的。”
夏岚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她忽然意识到,罗铮并不是单纯地传授技巧,而是在为接下来的行动做准备。他清楚地知道,这次任务不会轻松,每个人都必须进入最佳状态。
她低头看了眼手表,距离降落还有一个半小时。
“我们还有时间。”她说。
罗铮点点头,继续指导队员练习。
一个小时后,训练结束。队员们回到座位上休息,脸上多了几分精神气。罗铮重新坐回窗边,手指轻轻抚过手臂上的针孔,感受着体内的变化。
他的状态确实比起飞时好了许多,但仍然有些滞涩感。尤其是右肩下方,隐隐有种被钝器击中的感觉。
那是旧伤,曾经在一次任务中受过重创,虽然后来经过治疗恢复,但每逢劳累过度,就会隐隐作痛。
他沉默片刻,再次取出银针,这一次选的是背部的穴位。
“需要帮忙吗?”夏岚的声音从旁边传来。
他摇头:“我自己来就行。”
她没有坚持,只是递过来一小瓶温水。
“谢谢。”他接过,喝了一口,水温刚好。
“你以前也是一个人练这些?”她问。
“大多数时候是。”他说,“战场上没人能随时给你扎针。”
她看着他熟练地落针、调整角度,动作精准得像手术刀一样。那一瞬间,她忽然明白,这个人身上承载的东西远比她想象得多。
他不只是一个退役特种兵,也不只是一个中医高手。他是那种无论面对什么,都会想办法让自己变得更强的人。
飞机逐渐下降高度,机身轻微震动。广播响起,提示即将降落。
罗铮拔出最后一根银针,收好针具,系好安全带。
夏岚看着他整理随身物品的动作,忽然开口:“你觉得我们能赢吗?”
他侧头看她一眼,眼神坚定。
“只要准备够充分,就有机会。”
她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窗外,天色已经亮了一些,云层缝隙间透出淡金色的晨曦。
飞机穿过最后几片云雾,朝着未知的目的地疾驰而去。
跑道尽头,一架等待接应的车辆缓缓启动。
罗铮的手指轻轻搭在随身包的拉链上,目光沉静。
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