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基地深处的空气潮湿而压抑。罗铮和花叶萱穿过狭窄的通风管道,落地时,脚步轻缓,目光迅速扫视四周。
眼前是一间地下实验病房,昏暗的灯光下,十几名感染者横七竖八地躺在简易病床上,有的已经昏迷,有的则蜷缩着身体,口中不断发出低沉的呻吟。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药水味,混杂着血腥与腐烂的气息。
“情况比想象中严重。”花叶萱低声说,眉头紧锁。
罗铮没有说话,蹲下身,轻轻搭上一名男子的手腕,感受脉搏跳动。脉象浮数而滑,舌苔黄腻,皮肤泛青,呼吸急促——典型的热毒入里、气机紊乱之症。
他站起身,从背包里取出一个黑色皮盒,打开后,一排银针整齐排列,寒光微闪。
“你打算在这里给他们施针?”花叶萱压低声音,“我们没多少时间。”
“他们撑不了多久。”罗铮语气坚定,“必须立刻稳定病情。”
花叶萱点头,迅速环顾四周,找到了一台未被关闭的医疗设备,屏幕显示着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据。
“我来记录他们的反应。”她说,“你专心救人。”
罗铮不再多言,取出一支细如发丝的银针,在灯光下快速调整角度,精准刺入第一名患者的百会穴。针尖入肉无声,只听那人喉头发出一声轻微的喘息,原本抽搐的身体渐渐平复。
第二针,人中。
第三针,合谷。
……
他的动作行云流水,每一针都稳准狠,仿佛早已将人体经络图刻进脑海。随着银针依次落定,原本昏迷的几人陆续睁开眼,虽然眼神涣散,但意识已逐渐恢复。
“这……这是什么医术?”一名年轻女子挣扎着坐起,满脸震惊。
“中医。”罗铮淡淡回答,继续转向下一个病人。
花叶萱在一旁观察数据变化,心跳频率开始趋于平稳,血氧饱和度上升,体温下降——这些指标的变化说明罗铮的方法确实有效。
“你怎么做到的?”她忍不住问。
“病毒入侵中枢神经,导致意识丧失。”罗铮一边施针一边解释,“通过刺激关键穴位,可以激活大脑反射区,同时调节气血运行,延缓毒性扩散。”
他说话的语气冷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感。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像是巡逻队正在靠近。
“还有五分钟。”花叶萱紧张地说,“我们必须加快速度。”
罗铮点头,加快了施针节奏。他的手法极快,几乎不到三秒就能完成一组穴位的刺入与调针。几名原本奄奄一息的病人,此刻已经能勉强坐起,甚至有人试图开口说话。
“鬼门十三针,不是普通的急救手段。”花叶萱看着他熟练的操作,眼中闪过一丝敬佩,“你到底学过多少古法?”
“练了十几年。”罗铮没有多说,而是转头看向角落里一名年纪较轻的男孩。
那孩子脸色苍白,嘴唇发紫,呼吸极其微弱。罗铮蹲下身,检查了一下,发现他已经出现休克症状。
他迅速从随身药包中取出一小瓶棕色粉末,倒出一撮,混入温水,小心地喂入男孩口中。
“这是解毒剂。”他说,“配合银针,应该能让他挺过去。”
几分钟后,男孩胸口微微起伏,呼吸开始变得平稳。
花叶萱看着这一切,心中震撼不已。她曾见过无数现代医学奇迹,但从没见过如此干净利落、效果显着的传统疗法。
“他们……要制造超级士兵……”男孩突然喃喃出声,声音虚弱却清晰。
罗铮和花叶萱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愕。
“谁告诉你的?”花叶萱低声追问。
男孩却没有再回应,只是缓缓闭上了眼睛,似乎陷入了深度睡眠。
“得带他一起走。”罗铮说,“也许他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花叶萱点头,随即皱眉:“但我们怎么出去?通道太窄,红外扫描又频繁。”
罗铮思索片刻,从背包中取出一个微型干扰器。
“这个能短暂干扰红外信号五秒钟。”他说,“足够我们分批撤离。”
“好,那你先背一个人,我断后。”花叶萱立即做出安排。
两人开始行动。罗铮背起一名较轻的女性,小心翼翼地穿过走廊。花叶萱则在后面用干扰器制造空档,确保红外扫描不会触发警报。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每一次转身都屏住呼吸。
终于,在最后一次穿越拐角时,花叶萱注意到墙面上有一行模糊的字迹。
“救我——林医生。”
她停下脚步,伸手擦去灰尘,字迹更加清晰了些。
“怎么了?”罗铮回头。
“这里有人留下求救信息。”花叶萱指着墙面,“林医生。”
罗铮走近一看,眉头微皱。
“我们不能停下来。”他低声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带这些人离开。”
花叶萱点点头,最终还是跟着罗铮继续前进。
几分钟后,他们成功抵达通风出口,外面是荒草丛生的山野,夜风呼啸。
罗铮将最后一名伤者放下,回头望了一眼灯火通明的基地。
他知道,这场战斗还远未结束。
但他也清楚,自己已经不再是那个只想低调生活的退役特种兵。
今晚,他不仅救了几条命,更证明了中医的力量。
“走吧。”他对花叶萱说。
两人背着伤员,消失在黑暗之中。
而在基地最深处的一间密室里,一道身影被铁链锁在墙上,脸上戴着黑色面具。
他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只深邃的眼睛。
那只眼睛,像极了“暗影之眼”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