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我作为第五中学的代表,肩负着全校师生的期望,满怀激动地来到了市文化宫,参加这场意义非凡的沈阳市活学活用大会。
走进文化宫的那一刻,我被现场热烈的氛围所感染。人们脸上洋溢着对进步的渴望和对理想的追求,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次大会的重要性。
在大会上,我认真聆听了各位先进人物发言,他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活学活用的理念和方法,让我受益匪浅。我如饥似渴地吸收着这些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精神带回学校,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第二天下午,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安静地上自习。我深吸一口气,走上了讲台。站在这个熟悉的位置上,我感到既兴奋又紧张。
我清了清嗓子,开始向同学们传达沈阳市活学活用大会的精神。
我刚讲五分钟,教室的嘈杂声此起彼伏,接连不断。我很生气,向下面观望,发现武义说话声最大。
我立刻呵斥:“武义,不要讲话。”
武义反驳说:“现在是自习时间,不是政治学习时间。”
我回答说:“政治压倒一切,必须要及时传达。”
武义反驳说:“作业完不成,课程跟不上,谁负责?”
不少同学也跟着武义起哄:“对,完不成作业,老师批评,你负责啊,你负责得了吗?”
我气得脸色通红,厉声喝道:“现在就是要突出政治,不能走白专道路。”
武义又回道:“我们这不是走白专道路,我们是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同学们哄堂大笑,明显地支持武义。我顿觉委屈,我好心提前向同班同学传达会议精神,竟被同学们耻笑,眼泪竟然止不住喷涌而出,一下子哭出声来。
同学们见此情景,一下安静下来。我哭着说:“武义,你身为班级干部,干扰政治学习,我要开除你红卫兵团团籍!”
我的话一出口,教室瞬间鸦雀无声。不一会,武义吓坏了,也哭了,他害怕地说:“我错了,我检讨,请不要开除我团籍好吗?”
武义知道我当时是校红卫兵团副主任,手握大权,说话是算数的。
我说:“沈阳市活学活用大会很重要,我在这里讲完后,马上要向全校兵团排以上干部传达,然后,各个兵团排干部要向全体红卫兵传达。你干扰我传达,是何用心?你必须写出书面检查,明天交给我。”武义立刻回答,好的,我现在就写。”武义服软了。
事后,我把和武义的矛盾冲突,写成了活学活用讲稿,工宣队郭师傅看到后,大加称赞。“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是当时社会宣传的焦点,很快,我被郭师傅推荐到全校大会上讲用。
讲用前,我把讲用稿让武义看了一遍。武义很反感,认为讲用稿贬低了他,抬高了我,要求修改。我只好按着他的意见修改了。
我在全校大会讲用后,郭师傅很生气地批评我:“为什么修改原稿,为什么修改后的稿子不让我看一下,你的讲用稿变成了一团和气,失去这次讲用的意义。”我当时两处为难,一时无法辩解。
我和武义是小学和中学的同班同学,他在小学时是班里的班长,功课非常好,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从小到大,我们感情很好。
中学分别后,他上大连电校,我上沈阳电校;他上电力大学,我也上电力大学;他在电力局工作,我在电力学校工作,他坚持“专”,却走上了“红”的道路,当上了电力学校的校长;我坚持“红”,却走上了“专”的道路,成为了大学教授。最后,他成为了同学们仰慕的“红”的榜样,而我却成为了同学们惊羡的“专”的典型。
所谓“红”,是理想信念的鲜红底色;所谓“专”,是专业技能的扎实根基。二者看似存在张力,实则是一体两面,从未真正割裂。
若无“红”的指引,“专”便可能沦为无源之水。试想,若科研工作者丧失家国情怀,技术再精湛,也可能偏离服务社会的轨道;若青年学子没有理想信念,知识再多,也难成担时代重任的栋梁。而脱离“专”的支撑,“红”则会成为空洞的口号。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实干本领,犹如手握船舵却不懂航海技术,终究无法抵达彼岸。
我们既要以“红”为魂,涵养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也要以“专”为基,锤炼过硬本领与学术素养。唯有让红与专相互交融、彼此成就,才能成长为兼具赤诚之心与真才实学的建设祖国的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