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苍穹 > 大唐逆子:开局打断青雀的腿! > 第23章 我李承乾,tmd回来了

第23章 我李承乾,tmd回来了

    结束为期两个月的救灾,李承乾一行,终于浩浩荡荡地踏上了归途。


    与来时的沉重压抑不同,此刻队伍中的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沿途所见,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渐渐恢复了生机。虽然许多村庄依旧带着灾难的烙印,但百姓们的脸上,却少了几分绝望,多了几分对未来的期盼。


    田埂上,依稀可见有农人开始耕作,虽然衣衫褴褛,但手中挥舞的锄头却带着力量。


    每当太子的仪仗经过,总有百姓自发地跪倒在路旁,口中高呼“太子殿下千岁”的口号,眼神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激。


    这些发自肺腑的拥戴,让队伍中的东宫侍卫们与有荣焉,腰杆挺得笔直。


    程处默和房遗爱这两个夯货,更是得意洋洋,不时地冲着路边的百姓挥手致意,仿佛自己也成了万民敬仰的英雄。


    杜荷则安静许多,他依旧沉浸在《贞观防疫、驱疫指南》的整理工作中,时不时地拿出小本本记录着什么,嘴里还念念有词,神神叨叨的。


    李承乾看着痴迷医术的杜荷,也是感慨万千,这个正史中跟着自己造反被杀的倒霉蛋这回终于可以摆脱悲惨的命运,追求人生理想了。


    至于英国公,这位沙场宿将,此刻看向李承乾的眼神,也与最初大相径庭。其实在李承乾推荐其来救灾的时候,他一度以为李承乾是报复他三年前没收李承乾为徒的事情。


    是的,三年前李承乾想拜李积为师学习兵法,但是,他没同意。


    这一路行来,太子殿下展现出的雷霆手段、爱民之心,以及那远超年龄的沉稳与魄力,都让李积刮目相看。


    这位太子,杀起贪官来眼都不眨,但对真正的贤臣良吏,却又能礼贤下士,不吝赞赏。赏罚分明,恩威并施,这不正是为君者应有的气度吗?


    这样想来望之也似人君。


    “殿下,”李积骑在马上,忍不住开口道,“此番救灾,殿下功在社稷,利在万民,老臣……佩服!”


    这句“佩服”,发自肺腑。


    李承乾闻言,只是淡淡一笑:“英国公过誉了,不过,英国公要真佩服的话,不如考虑一下孤三年前的提议。”


    “殿下......”李绩闻言,一阵无语,叹了口气道:“殿下既有此心,老臣何敢不从。”


    “好好!”李承乾闻言笑道,“那等孤回长安,带着束修登门!”


    李积闻言,苦笑着摇了摇头,终究还是没逃掉啊。


    这位太子殿下,还真是……不要脸啊!


    ……


    甘露殿。


    李世民正有些烦躁地批阅着奏折。


    这逆子,不在长安,都能隔三差五地给他找点“惊喜”。


    一会儿是擅杀朝廷命官,一会儿又是遇刺,现在又接连砍了扶风、郿县两地近两百颗脑袋。


    虽然有他那道“先斩后奏”的圣旨兜底,但这么大的动静,朝中那些言官御史们,怕是早就憋着一肚子话,准备等太子一回来就开喷了。


    “陛下,太子殿下已至殿外求见。”王德小心翼翼地通报道。


    “哦?这臭小子回来了?”李世民放下手中的朱笔,揉了揉眉心,脸上却不由露出一抹期待,“让他进来。”


    片刻之后,李承乾大步流星地走进甘露殿,身后跟着李积。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圣躬安!”李承乾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


    “臣,李积,参见陛下!”李积也躬身行礼。


    “平身吧。”李世民抬了抬手,目光落在李承乾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


    嗯,黑了点,瘦了点,但精神头看着还不错,眼神也更加有神了。


    “高明啊,这一路辛苦了。”李世民的语气难得地温和了几分。


    “为父皇分忧,为大唐尽力,儿臣不辛苦!”李承乾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哼,这还算句人话!”李世民佯怒道,“说说吧,此行情况,以及那几个被你砍了的县令!”


    李承乾上前一步,将此行赈灾的情况,以及沿途所见所闻,详细地向李世民做了汇报。


    他重点讲述了岐山县令刘明德、扶风县令郑远山、郿县县令侯八皮等人的罪行,以及自己是如何“为民除害”的。当然,对于自己杀伐果断的场面,他只是轻描淡写地带过,重点突出了百姓们的感恩戴德。


    最后,他话锋一转,着重讲述了在汧源县遇到清官杨清源的经过。


    “……父皇,那杨清源,当真是儿臣此行所见,最为清廉、最为爱民的好官!身居陋室,箪食瓢饮,却将所有心力都用在了百姓身上。其妻因病无钱医治而亡,他依旧强忍悲痛,带领百姓抗灾自救。儿臣以为,此等贤臣,若不加以褒奖,实乃朝廷之失,亦寒天下为官者之心啊!”


    李承乾说得情真意切,李世民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也随着他的讲述而不断变化。


    而当听到杨清源的事迹时,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动容之色,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感慨。


    “好!好一个杨清源!”李世民龙颜大悦,“我大唐有如此贤臣,何愁天下不定,百姓不安!”


    他看向李承乾,眼神中罕见的有了赞赏:“高明,此行你做得很好!”


    “父皇谬赞了,儿臣愧不敢当。”李承乾连忙谦虚道,心里却乐开了花。


    看吧,老李同志还是识货的嘛!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王德!”


    “奴婢在!”


    “传朕旨意!”李世民朗声道,“汧源县令杨清源,克己奉公,廉洁爱民,于危难之际,与民同苦,力保一方平安,功绩卓着!特擢升为陇州别驾,赏金百两,银千两,绢布各百匹!令其即刻赴任,望其再接再厉,为国分忧!”


    “奴婢遵旨!”王德连忙应下。


    能得陛下如此盛赞和厚赏,这位杨县令,当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高明啊,”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你此番虽有‘先斩后奏’之权,但毕竟连斩数百人,朝中怕是会有不少非议啊。”


    李承乾嘿嘿一笑:“父皇,这不有您嘛!”


    “你呀你!”李世民指着他,好气又好笑,得,烂摊子又丢给我来收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大罗金仙玩转都市 色戒 元尊 万相之王 娱乐帝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