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慌?”啸天虎抬起头,双眼通红。
宋云帆一愣。
“自从你来了之后,我们寨子就没有太平过!那个道人说的没错,你是个灾星!”
宋云帆退后两步,脸色震惊:“哥哥,你再说什么?宋某一生最是义字当头,哥哥为何要如此折煞我?”
啸天虎看着眼前这张脸,以前他怎么没发现,这个宋云帆看着这么讨厌。
“出来混要的是什么?钱和名声,现在呢?进项都被掐断了,名声也败坏了!就连其他山寨现在都在嘲笑我等!”
啸天虎是一个把面子看得比命都重的人,否则也不会死于阵前了。
“都是因为你!来人!把这厮押下去关起来!”
宋云帆惊恐的后退几步,求助的看向薛奇,哪知薛奇也是把头转向一边,他也发现了,自从救了宋云帆,事事都不顺,在这种时候,人要懂得趋利避害。
宋云帆被关了起来。
啸天虎也开始组织人手进行反击,他就不信,一个小小的清平县能挡住他的雄心!
动员大会是开得火热的,小头目们的响应也是积极的,只不过他们的士气依然低落,无论是内斗造成的损失,还是近期来的颗粒无收,还有之前跟昌平府的数次交锋,此时他们的实力大不如前。
尤其是山下的眼线尽数被拔除,此刻他们几乎成了瞎子,啸天虎知道,再这么下去,盘龙寨迟早都是死路一条,所以他依然点齐了兵马出发。
此处到清平县至少三日的行程,大军开拔两日,山寨那边就有人来报,山寨遭遇官兵突袭!
啸天虎立刻带着手下回援,但是他们一到,官军就退了。
啸天虎收拾了一番,再次发表演讲,然后出发,依然是他们走到半路,留守的喽啰又来了,寨子被攻打,要他们赶紧回去。
啸天虎无奈,再次回援。
官军依然保持着优良的作风,他们一到,官军就跑。
气得啸天虎破口大骂,但是没什么用。
再想整军出发,下面的人都疲了。
薛奇倒是指出了问题,他们现在没有了情报来源,安插的眼线几乎都被拔除,反倒是对方似乎很清楚他们的行动,所以要出发,必须先除掉内鬼!
轰轰烈烈的自查行动开始了,土匪们哪会什么心理学,在有心人的带动下,原先发现可疑人员就上报的举报措施就变成了看谁不顺眼就举报的措施。
这也导致盘龙寨一天就要处理掉几十个“内鬼”。
几天过去,已经有人偷偷逃走,一旦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最后居然演变成了盘龙寨大规模的叛逃。
啸天虎的头发一夜白了,他不明白,到底自己是为什么这么惨,思来想去,他怪罪在了宋云帆这个灾星身上,于是宋云帆继续开始享受原先在清平大牢的待遇,一天打三顿,但是土匪可不比官差,他们打人真是朝死打。
也好在宋云帆命大,硬生生扛住了。
寨子里依然不平静,流言四起,内鬼是自己人的消息已经变成了内鬼是头目,有头目收了清平县令的银子,说得有鼻子有眼。
原本还算安全的头目们也开始慌了,此时看见平日里的“哥哥弟弟”此时都像是投了官军的叛徒。
方知意有意推动,掌握了全盘局势的他往里面送消息很容易,而那些真正的内应此时也几乎没有了退路,傻子都能看出来优势在清平县,所以干活更加卖力。
这也造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内应拉人头,围绕着每个内应几乎都有几个或者十几个喽啰,他们抱团对抗其他人,如果严格说起来,此时的盘龙寨基层几乎全员卧底。
也有内应相认了,于是他们默契的把矛头指向了上面的头目们。
在新一轮的指示下,有头目的枕头下出现了官银,心力憔悴的啸天虎大怒,质问自己的兄弟为什么要投靠官府,头目自然不认,犟嘴了几句,但是众目睽睽之下啸天虎感觉自己的颜面扫地,于是一时冲动将人给杀了。
薛奇知道,一切都完了。
先前杀喽啰也就罢了,但是现在杀的可是一同喝过结义酒的生死兄弟啊!
盘龙寨的内乱发生得很突然,原本称兄道弟的头目们互相拼杀,理由从怀疑对方是奸细一直到谁谁谁上山时被谁谁谁辱骂过,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仇也翻了出来。
方知意带兵上山时看着跪在门口迎接的一群人有些错愕。
自己有招揽那么多内应?
盘龙寨覆灭,啸天虎等残存头目被抓捕归案,当众宣判罪状后斩立决,只不过这次没有人来救他们了,反倒是一些其他山寨的人乔装打扮来看热闹。
让方知意意外的是,宋云帆消失了,跟他一同消失的是军师薛奇。
小黑的话盘旋在耳边。
方知意不由有些头疼,这天道看样子就是要护着男主他爹了,这还真不好处理。
不过既然处理不了气运之子,那直接处理别的不就好了?
皇帝近来有些消瘦,但是眼前关于方知意的折子让他满脸喜色。
“爱卿!你这儿子大器晚成啊!剿灭盘龙寨,整军三万,还在一个小小的县城做出了如此功绩,召回京来!朕要好好看看这个楞头小子。哈哈哈哈哈...”
方化天也是满脸喜色:“臣领旨!”
隔月,方知意进京,还给皇帝带来了一些稀奇玩意,皇帝很是高兴,夸奖了方知意许久,提出让他回京,方知意欣然应允。
隔天,皇帝夜宿青楼,当夜京城居然爆发了匪乱,有匪徒高喊着为盘龙寨复仇的名号围攻青楼,方知意带着人前去救驾,只不过稍微迟了一些,皇帝死于乱兵之中。
整个京城震动。
方化天看着眼前的儿子,他哪里还不明白方知意到底做了什么。
“你...你居然要做那乱臣贼子?”
方知意淡然回复道:“老爹,你做丞相凭的是拍马屁的能力...这个国家需要的是真正的能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