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苍穹 > 千禧年半导体生存指南 > 第一百零五章 明新会(求订阅!)

第一百零五章 明新会(求订阅!)

    关于起诉名誉权一事,周新打算全权交给凯寿律师事务所。


    他让吴世强去调查过,陆家嘴那边确实一年前多了凯寿律师事务所的办事处,凯寿在阿美利肯也算得上小有名气。


    凯寿帮他把事情办好了,对于他们在华国业务的开展有极大好处,不帮他办好,不仅会得罪他,而且他们在华国的业务会非常难开展。


    没有人和利益过不去。


    加上李锡辉在中间牵线搭桥,坑他没有半点好处。


    有钱最大的好处在于,你几乎可以花钱买到任何你需要的服务。


    后世网上名誉权被侵犯,然后还需要自己打官司,导致很多人会放弃。


    周新把这件事交出去之后,有时间来好好想想加入百人会的事情了,周新之前没遇到过类似的事。


    和前世相比,他现在无论是名气、财富还是社会地位都要超出太多了,慢慢以前没有经历过的事会陆续出现。


    比如前世没有开过的impart,现在想开随时都可以去开,只要肯花钱,比弗利山庄周围就有类似的公司专门为有钱人提供这类服务。


    “如果加入百人会,确实在人脉关系上对我有很大的帮助,这帮人无论在阿美利肯还是华国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回华国之后也相当于在身上套了一层保护壳。


    保护壳这玩意越多越好。


    缺点就是未来2016年之后容易被倒查,我一个华国人加入阿美利肯的秘密结社,虽然全部是华裔,但是这些华裔也是阿美利肯人啊。


    指不定和泰*山*会一个名声了,不过也还好,网友们说什么不会有太大影响。


    后来柳和联想即便被骂成那样,也没有太影响到联想的经营。”


    周新又想到一个好主意:“我加入百人会之后,新兴投资的募资完全可以找这些华裔,他们有钱又想成为华国和阿美利肯之间的桥梁。


    既然如此,那就拿点真金白银来支持华国半导体企业建设吧。”


    周新打定主意要加入百人会之后,在伯克利的时候特意和胡正明聊起这件事:“教授,你知道百人会吗?”


    胡正明说:“知道,虽然百人会说是秘密结社,但是作为唯一的华人精英结社,还是挺有名的。


    怎么,他们邀请伱加入了?我记得之前百人会不是只要阿美利肯公民吗?你还没有入籍吧?”


    周新:“是的,他们邀请我参加,说是为我特意修改了规则,未来每年会允许一位持绿卡的华国人加入。


    前两天李锡辉,百人会的会长,特意找到杨致远牵线搭桥,请我吃了一顿饭,在饭局上提出让我加入百人会。


    我对这件事拿不准,毕竟华国早就没有结社这玩意了。我昨天想了想是倾向于加入的。”


    胡正明陷入回忆:“因为百人会当时创始人里主要是贝聿铭、马友友、邓兆祥他们几个,所以他们偏爱金融、艺术、建筑、商业、政治领域的精英。


    对理工科的学者们不太看得上,之前我记得唯二加入百人会的理工科学者就是杨振宁先生和朱经武了。


    朱经武能进百人会还是由于他担任香江科技大学校长,同时又是阿美利肯国家科学院院士,nasa某个研发中心主任,才能加入百人会。


    除了他之外就没有理工科的学者加入百人会了。


    我之前有想过要申请,和老朱聊过之后放弃了,和老朱相比,我确实不够格。”


    胡正明有些不平:“不过和毕新东、刘顿相比,我也没差多少,就因为他们是医学领域的教授,我是集成电路领域的?”


    “相信你被邀请,也是因为你百亿富豪的身份,而不是因为是我的学生。


    好了,我只是抒发一下我的不满。


    单纯从我个人出发,我建议你可以去,这对你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他们那帮人能量还是很大的。”


    毕新东是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教授,刘顿是密苏里大学医学院的教授。


    周新点头:“好,我知道了,不过教授,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自己成立一个结社?


    专门招揽理工科的专家学者?还有集成电路领域的从业人员?


    你在学术界小有名气,在加州任教这么多年,也有人脉。


    而我有钱,也有名气,我们一起组织成立一个秘密结社你看怎么样?”


    周新本来没想到这一茬,听胡正明这么一说,这是机会啊。


    在阿美利肯的华人群体,理工科这帮学者有知识有能力也有一定的财富,但是这些和他们的社会地位不匹配。


    理工科学者们大部分都沉浸在实验室,想社交只有通过学术会议进行社交。


    这效率多低?


    周新越想越觉得可行:


    “整个阿美利肯大学有大量华裔或者拿绿卡的华国教授,同时也有很多能力强的博士。


    包括硅谷也有很多集成电路领域的从业人员,他们中的精英同样需要组织。


    教授,你看怎么样?


    振臂一呼,四方云集响应,岂不快哉?”周新语气里充满蛊惑。


    胡正明连连摆手:“去去去,我一对一单独社交还行,人一多就不行了。


    而且我哪有精力来管一个结社?光是伯克利和思略半导体,这两边的事情已经够我忙的了。


    周新说:“教授,你只需要作为名义上的主席,具体的结社管理我们完全可以招人来做这件事。


    只要你答应,我先以个人名义捐一百万美元,先招人把结社的架构搭好。


    然后开始联系人加入,以教授你的名望,我们绝对能拉起一只足够有影响力的队伍。”


    周新越说越激动,成立结社之后,集成电路领域的大牛都可以先一步挖到大陆。


    这属于是把台积电的根给挖了。


    李锡辉要是知道自己找周新谈加入百人会,给他搞出这码事,他会恨不得给自己来一巴掌。


    因为如果没有周新,百人会在2003年之后也开始陆续吸纳理工科的著名学者。


    胡正明:“让我好好想想吧。”


    胡正明心想自己这个学生怎么能这么给他找事,不过想想好像还挺心动的。


    成立结社同时担任主席,这是很有面子的事情,同时也能更好地整合资源。


    和胡正明让周新加入百人会一样,他和周新搞个这样的结社同样有利无弊。


    周新的财力无需质疑,胡正明对自己的人脉同样有自信,这两点具备了,一个结社的成立也就具备了稳固的地基。


    胡正明:“我认为也不是不行。


    但是一个组织需要有目标和使命。


    成立结社可以让志同道合的人组织起来,共同实现共同的目标和愿望,以更有效率和协调的方式进行活动。


    理工科结社的目标和使命很难找啊。”


    周新说:“我们的使命就是促进华国和阿美利肯之间的学术交流、科技交流。


    我刚刚连名字都想好了,就叫明新会怎么样?教授您名字在前面,我名字在后面。


    这不比什么百人会有牌面得多?”


    胡正明连连摇头:“你这使命和愿景我倒没有什么意见,只是这名字太赤裸了,和使命、愿景一点都不搭啊。”


    周新:“我们俩是创始人,叫这个怎么了?


    百人会这名字和他们的愿景也不搭啊。”


    胡正明坚持道:“不叫这个,叫这个,会对我们后续拉人进来造成困难。


    换一个名字。


    然后这个使命倒是没有什么问题。”


    周新:“是的,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活动,比如学术交流、资源置换、晚宴之类的。


    同时也能为华国留学生提供奖学金,共享优秀的华国留学生资源。


    比如某个华国留学生他可能不适合学集成电路,但是他适合学物理,那我们可以通过结社推荐给华人物理学教授。


    以及可以定期组织成员回华国进行学术讲座。”


    胡正明:“我们首先要定一个标准,社团招收成员的标准。


    然后我才好去联系人。”


    阿美利肯有一些华人成立的理工科类协会,但是这些协会不够高端。


    像阿美利肯华国工程师学会,早期领导人包括詹天佑,整个阿美利肯有一万多会员,从1966年开始每两年在弯弯组织召开近代工程技术讨论会。


    到了1992年,华国的外国专家局和阿美利肯华国工程师学会签订合作协议,也每两年在华国举办一次工程技术研讨会。


    周新说:“如果是工程师,那门槛是博士,同时需要在集成电路、机械、计算机等理工科领域做出过杰出贡献。


    如果是学者,需要达到某个门槛,比如终身教授?”


    胡正明问:“其实如果单纯谈工程师,很多本科毕业一直在工业界从事具体工作,他们的知识储备和能力不亚于博士。


    博士只是一个头衔,我了解到的在集成电路领域,很多华人工程师虽然不是博士,但是他们的能力远超博士。


    像关建英,他只是本科,但是在模拟ic领域,整个阿美利肯比他厉害的华人不超过3个。


    我认为这样设置不妥。”


    没想到吧?没谁想到过在阿美利肯成立结社吧?


    今天还是三章9k,求月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大罗金仙玩转都市 色戒 元尊 万相之王 娱乐帝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