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破苍穹

字:
关灯 护眼
斗破苍穹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五百九十四章 引起了军方的注意

第五百九十四章 引起了军方的注意

    鲤城五中创办于1902年,是八闽大地最早创办的公立中学之一,也是鲤城地区最负盛名的中学。


    自1996年至今,有30名鲤城市高考状元、8名胡省高考状元都出自鲤城五中。


    鲤城五中城东校区(高中部)。


    一辆黑色的劳斯莱斯豪车停稳在五中的礼堂外。


    第一个下车的是穿着燕尾服的司机,给三位尊重的客人拉开车门。


    旁边等待的廖校长以及五中校方工作人员,早已目瞪口呆。


    劳斯莱斯没什么,但只是光华大学的教职工出差还能坐这个,那也太奢华了吧!


    “欢迎姜组长来到鲤城五中。”廖校长走上前,脸上堆积着笑容。


    握了握手后,看着廖校长的目光,姜林笑着解释道:“这是洲际酒店的车,主要是比网约车方便嘛。”


    比网约车方便?信你个鬼!


    就是炫耀自己住的酒店!


    一个大学的教职工出差都住洲际酒店,一众五中的老师酸了。


    虽然他们五中也是全国重点中学,全省前五,但也没奢侈到这种程度。


    狗大户,真有钱!


    “姜组长,场地都检查无误了,还有20分钟学生就入场了。”


    廖校长热情的说道:“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校方配合的?”


    没办法,作为同处闽南地区的鲤城,深知道华侨在本地的影响力,更别提作为上个世纪末华侨代表的南洋陈家了。


    而且他也听闻本地的龙兴集团与陈家最近来往颇多,甚至还传出了魏家大小姐可能会于最近风头正盛的光华陈灏联姻。


    无风不起浪,龙兴集团可不是他一个中学校长能够得罪的。


    “已经够了,太感谢了廖校长你们的支持了。”姜林笑着拒绝了。


    至于热情的原因,当然是因为自己身后的光华大学和校长了。


    想到这些,姜林和身后的二人都有些自豪。


    归属感+1+1+1……


    一行人有说有笑地往礼堂走去,场面倒是挺和谐的。


    20分钟后。


    刚刚还原本空旷的礼堂,此刻已经有二百名学生正襟危坐着。


    因为班主任就tm在旁边来回走动,悄悄话都不敢说!


    众人瞩目之下,姜林走上台。


    开口两句是一些常规的感谢之类的话,就不细说。


    后面慢慢步入正题。


    “我知道同学们都挺讨厌什么讲座啊、宣讲会啥的,不光你们讨论,我也讨厌啊。”姜林笑着继续道,“但是各位同学们,今天要讲的是跟你们利益相关的,所以一定要好好听哦。”


    “我们光华大学少年班2021年首次招生,所以为了表示对少年班的重视,今天下午在机房准备的初试,只要有参加就能免费领取100元现金红包,也支持支付宝、微信哦!”


    “不仅如此,在初试结束后,我们还会进行抽将活动,每达到50人的规模,拿出一台华兴光子屏手机和苹果光子屏手机,不足50人按50人算。”


    说道最后,姜林还格外的强调了一下,“4%的中奖率哦,人人皆有机会。”


    这一番话宛如石头掉入平静的湖水中,诞起无数道涟漪。


    原本老老实实地学生群体,瞬间变得嘈杂起来。


    参加初试就给100元???还有这好事!?


    而且还有抽奖活动,50人抽2台光子屏手机。


    一台光子屏手机最低都是四五千,这个手笔卓然不小了。


    五中的校领导们也互相对视一眼,眼中除了震惊便是羡慕了。


    有钱真好。


    学生们也都意动起来,免费白嫖的东西,正经人谁不要啊?


    100元也不少了,足够喝个七八杯奶茶了。


    见眼前的反应,姜林内心总算稳住了。


    为了扩大参加初试的基数,他真的是费了不少心思。


    既然试题难,那就把参加的人数上去,量变总会引起质变的。


    而且两百人都是高一和高二的前一百名,为了方便宣讲,直接在礼堂统一进行了。


    “200人,怎么也得有十几个人通过吧?”姜林内心祈祷地说道。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学院。


    一道不和谐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响起。


    “光华大学就是一个搅屎棍!什么都来掺和一下,这不是要跟我们抢人的意思吗?”


    ps:还没写完,差几百字,稍等一下。


    ……


    教育产业化。


    知识改变命运背后,也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


    教育扩招就像一道流水线,将一个个普通的大学生推向社会。\b1


    很多学校目前就是复制一批又一批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1


    精英教育的核心内容是领导力和方法论,其中包括决策方法和能力。


    家长在争名,绝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学校在争胜,一分都压倒英雄汉;社会在争强,就业岗位青睐“985”“211”的学生。


    学校教育的目的最基本的就是培养合格的公民,其次是培养人才,再者就是培养精英。


    教育的本质是一门产业(钱),扩招的目的就是维稳,维稳重于一切


    我们或许还记得,多年以前就开始在网上流传的一个观点:中国教育太早的文理分科,导致中国的理科人才缺乏文科素养,文科人才缺乏理科精神,对中国人才的综合素养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清华材料本科上一届,转专业走了四分之一的人。


    知识可以被教育,但是智慧不能被教育。智慧来源于生活学习中的思考。


    实际上,中国现在已经显现出了这方面的趋势。比如,十几年前,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故事: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踏实、勤劳和努力积累,终于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而现在,这样的故事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故事是:一个普通中产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踏实、勤劳和努力积累,终于完成人生的逆袭。


    未来,上述故事也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富人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踏实、勤劳和努力积累,终于没有让上面两类人逆袭,成功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高校或者说学校就是工厂,学生就是流水线的产品,教师就是工人,工人制造产品,但是不清楚产品在社会中的销路如何,因为这不是他们关注的,但是工厂需要,否则


    7017k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斗破苍穹 大罗金仙玩转都市 色戒 元尊 万相之王 娱乐帝国系统